马云:做企业靠智商情商 还要靠爱商
  (发稿时间:2016/12/8 9:01:00  阅读次数:4768 )
 
 

    “我们处在一个了不起的变革的时代,未来30年的变化将超越人们的期望与想象。”11月19日,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“2016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”上发表演讲,纵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、技术革命、全球化与国际化等话题,阐述他对未来30年中国和世界的思考。


  马云认为,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让无数企业消失,作为企业家应该创造变革、拥抱变革,并将技术应用于社会,与整个社会分享,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。

  谈到社会变革对教育体制的冲击,马云指出,过去是知识驱动,未来是智慧驱动,未来比赛的不是谁知识掌握得更多,未来比赛的是智慧,是创造力和想像力。

  马云还提到,企业必须先有全球化的眼光和思考,再进行国际化。“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中国与别国的关系,中国还要担当起全球的视野。”马云认为,未来的企业家要学会生活。有生活,才会有智慧,“如果一个商人每天只知道赚钱,我相信他走不久。”

  以下为马云演讲实录,经思客编辑整理:

 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50年时间

  世界的变化还会越来越多,未来的20年、30年很多的变化会超越大家的期望和想象,我认为现在是这世界最了不起的一个伟大变革时代。我相信一个卓越企业和优秀企业的差异是这样的,优秀的企业是在顺境里面到处可以发现,而卓越的企业一定是经过了变革的时代,或者经历了灾难。

  其实对企业家来讲,我们最怕的是一成不变,其实我觉得企业家就是去创造变革,拥抱变革。大家比较恐慌技术革命,我想提醒大家,我自己花了很长时间在思考这些问题,几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50年时间,前20年都是技术公司的争论,后30年是技术完全进入社会的应用。

  应用变成了最关键的环节,汽车不是在美国发明的,电也不是在美国发明的,但美国把汽车和电的应用到了极致。所以过去互联网刚刚经历了20多年,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企业,苹果、中国的腾讯、百度,一大批的企业诞生。但这些企业的诞生是一个阶段性,如果未来的30年,这些企业不把自己的技术、资源和懂得的一切方法变成普惠让整个社会分享,我相信这些企业也走不了多久。

  第三次世界大战对象是贫穷、疾病、生态环境

  未来的30年整个世界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我个人觉得“互联网+”是敦促各行各业各个企业去登上驶向未来的“诺亚方舟”。

  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让无数的职业失去,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让无数的企业失踪,每一次的技术革命让很多的行业甚至政府管理都出现了变化。第一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,第二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,这次技术革命会不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?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爆发,但这次的技术革命跟前两次有差异,第一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体能,人们懂得人是不可能跟机器来比谁的力气大,第二次技术革命我们释放了人的距离和速度,使得我们明白人是不可能跟机器比谁跑得远,谁跑得持久,谁跑得快。而这次技术革命使大脑得以释放,因为大脑得以释放,很多事情会发生更多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  未来的30年中国将担当巨大的责任,未来的30年中美之间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。所以我自己觉得中美之间和世界各国之间必须要展开全程的合作,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对象是贫穷、疾病、生态环境,人类没有共同目标的时候,我相信人类就会互相战争。

  社会变革将冲击教育体制

  在未来的3年到5年以内,金融将会受到冲击,制造业将会受到冲击,各行各业都会冲击。

  互联网没有边界,就像一百多年前电没有边界一样。过去以制造业为中心,未来我相信将会以创造为中心,人类在知道我们不如机器强大,不如机器速度快的时候一定要明白,我们一定比不上,跟机器比谁聪明,电脑一定比你聪明。过去的2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,未来的20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,所以很多的就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,昨天我们认为的白领,最牛的职业将会一一失去。

  这就意味着很多的社会变革将要发生,大学的教育机制和体制、教学的内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未来比赛的不是谁知识掌握得更多,未来比赛的是智慧,是创造力和想像力,这就对中国过去几年所有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冲击。

  一直以来我们拼命在讲教育问题,中国的“教”不差,中国的“育”有问题。知和识是两个概念,知道了,并不等于你懂。学和习是两个概念,我们很注重学,但不注重习,或者把学和习对立起来。过去是知识驱动,未来是智慧驱动,什么是知识和智慧,IT时代知识是你懂得你要什么,而智慧是你懂得你不要什么。我们只有懂得自己不要什么的时候,才知道什么应该是坚持。

  未来的竞争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,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一直注重“教”,应该加大力度在“育”上面,在文化上面,在琴棋书画音体美上面多加入,让我们的孩子在创造力上面多进步,我们才能面对这次技术革命巨大的冲击。

  具有全球化的思考,再进行国际化

  我想提醒大家,“国际化”和“全球化”,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现在我们大部分讲的是国际化,但中国未来必须面临的是全球化。

  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的问题,国际化是指中国和世界的问题,但是中国今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必须用全球眼光思考全球问题。关于全球化,全人类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,但是为什么反全球化的思考那么多?因为发达国家成功了,发展中国家没有成功,你成功了,别人没有成功,年轻人、小企业没有机会,这就引起了很多的问题。

  所以我觉得,以前中国的经济可能排在前一百名,别人对中国的全球化思考并没有多大的期待。但是今天,作为第二大经济体,我们要考虑的,不仅仅是中国与别的国家的关系,中国还要担当起全球的视野。

  真正的全球化,是全球的问题,世界各国的问题,很有可能会变成我们国家的问题。国际化绝不是会讲英文,更不是讲你在国外开一个工厂,就是国际化或者全球化。毛泽东和尼克松,他们的远见、共同的目标,使得他们在70年代成为全世界最具全球化思考的人。很多人讲,马云,你在全世界走了很多,因为你是学英文的,其实跟学英文,没有多大关系,而是尊重另外一种文化,欣赏另外一种文化。

      很多人讲,“浙商是犹太人”,我不觉得这是表扬,我们学习犹太人的那种精神,我们在全世界各地要思考当地的文化,思考当地的就业,思考当地的税收,思考怎么样帮当地的企业与众不同。如果没有这种思考和境界,我相信在这个世纪,你会面临巨大的痛苦。

  我们国家的很多商人,在非洲、欧美并不太受欢迎。这跟我们觉得我们只会赚钱有关。但是只是为了赚钱,我相信你不会赢得尊重。我自己觉得,做企业,要想成功,要靠智商,情商,现在又多了一个,爱商。如果你想成功,往往成功的企业是因为情商很高,但是如果企业想不败,一定有很强的智商。知识结构未必帮你成功,但是会防止你失败。你成功了,未必受人尊重,如果想赢得尊重,要有爱商。只有担当,替别人着想,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,孩子的尊重。

  所以在座每个企业,要想不败,需要不断学习知识结构,如果想受人尊重,那我们需要真正以全球的眼光思考这个问题。如果你说我先国际化,再考虑全球化,我认为可能是本末倒置,你必须有全球化的眼光和思考,再进行国际化,对你来讲可能问题会小很多。

   
      【字体:
   
 
  • 上一篇文章: 马光远:企业家的思想高度决定一个国家的软实力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张维迎:中国企业家急需由套利型变为创新型
  •    
     
       
     

    | 安徽省职业经理人协会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 |


    主办单位:安徽省职业经理人协会    联系地址:合肥市包河区九华山路15(中石化合肥培训测试中心)综合行政楼3楼    联系电话:0551-65666232

    备案号:皖ICP备2021014162号